“双争”有我——2024年“时代新人·河北好人”事迹展示(二)
发表时间:2024-12-25 10:25:20来源:文明河北

顾腾飞好青年返乡创业 利用网络推动乡村振兴

顾腾飞,男,199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村委会副主任。2020年底,在北京打工的顾腾飞回乡创业,积极响应村内返乡人才的号召,在村内成功当选村委会副主任。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他不仅把家乡的农副产品卖出去了,也让村里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有了返乡就业的想法,让他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希望。(保定市推荐)

祁德峰蔬菜经纪人带领乡亲在盐碱地上种出“富贵花”

祁德峰,男,1978年2月出生,盐山县边务镇星马村村民。祁德峰自年轻时种植冷棚蔬菜,至今已在这片盐碱地上拼搏了20余年。为了打通销路,他当起蔬菜“经纪人”,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把星马村的蔬菜统一销往全国各地大型超市,每年为每户增收4万余元。由于蔬菜产销旺盛,星马村和周边的10多个村庄陆续发展了1200多亩大棚蔬菜种植,祁德峰不仅让盐碱地成为“果蔬仓”,更带领乡亲们在盐碱地上开出“富贵花”。(沧州市推荐)

张君晋“好管家”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推动城市换新颜

张君晋,男,1976年6月出生,沧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认真履职尽责,身体力行,带头走在一线、干在实处,积极协调办理社区修路、安装休闲座椅、创城宣传、环境保洁、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曾获评沧州市“最美党员志愿者”“优秀公务员”等荣誉。(沧州市推荐)

李霞莉义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受益超2000人

李霞莉,女,197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间市第一中学教师。李霞莉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多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课程,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截至目前,共为全市青少年提供个体咨询10000余人次。李霞莉面向校外学生、家长、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60余场,2000余人次受益。曾先后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爱心代理妈妈”、沧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教师、沧州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河间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沧州市推荐)

彭炳涛村支书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彭炳涛,男,1962年8月出生,沧州市东光县秦村镇秦一村党支部书记。自2002年彭炳涛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先后流转土地1100多亩用于葡萄和苗木种植,组建东光县同心葡萄专业合作社,积极申办国家地理标志“东光葡萄”,开创“农业采摘旅游”“互联网农业”等模式,葡萄种植户人均增收1300余元。获评“沧州好人·文明市民”荣誉称号。(沧州市推荐)

王占保待五保老人如双亲 用行动彰显孝德文化

王占保,男,196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平县第二五保供养服务中心主任。2009年12月调任以来,先后共收养五保对象238名,流浪人员6名。十几年来,王占保把供养服务中心的老人当作自己的双亲侍奉,每天精心照料,与老人们同吃同住。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与担当。曾获评河北省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衡水市推荐)

宋长江扑身农技推广一线30载 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宋长江,1969年12月出生,饶阳县大尹村镇南北岩村村民,饶阳县良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民高级技师,衡水市乡村振兴实践指导教师。他热爱土地,热爱家乡,30多年来,始终勤勤恳恳奋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凭着敢想敢干的闯劲儿,在农业这片沃土上不断深耕细作,义务教给乡亲们种植技能,帮助乡亲增收致富,以浓浓的志愿精神,和乡亲们走上共富路。曾获得河北省“最受欢迎特聘农技员”、河北省2023年度“最美农民工”等荣誉称号。(衡水市推荐)

刘东平“急先锋”冲锋救援一线22年 累计救助群众160余人

刘东平,男,198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内丘县内大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入职以来,他累计参与灭火救援2400余次,解救被困群众170多人,挽回人民财产1000多万元。他牵头成立了“蓝朋友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230余多场次,募集善款物资合计价值超28万元。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荣获“河北省首届燕赵消防救援卫士”“河北省最美职工”“邢台市最美退役军人”“邢台好人”等荣誉称号。(邢台市推荐)

赵玉敏35年传承匠心致力创新 获国家专利20余项

赵玉敏,男,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工作35年来,始终行走在施工现场一线,利用丰富的机械设计和液压系统设计知识对产品进行创新,研发的新产品有30余种,推动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极大的解决了现场施工工艺复杂,施工不便等缺点。曾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邢台市推荐)

王世广“布鞋法官”扎根太行山区35年 办理案件3500余件无一错案

王世广,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沙河市人民法院白塔法庭庭长。他35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法庭,坚守在太行山区,办理案件35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信访,因常年穿着布鞋入户调解,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布鞋法官”。2024年1月办理退休手续后的他,退而不休,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特邀调解员,继续服务山区群众。他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天平奖章”,他的事迹先后被法治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新闻中国之声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邢台市推荐)

李威焰好医生视患者为亲人 常年开展“惠民健康”文明实践

李威焰,男,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馆陶县人民医院基层部主任。李威焰带领医务人员战严寒冒酷暑常年深入乡村一线义诊,为群众送医送健康;他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在基层精心施教,传医送宝,培养不走的医疗队;他创新思路,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急需的精准医疗服务。先后荣获“邯郸好人”、馆陶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邯郸市推荐)

冯志亮公交司机弘扬工匠精神 用心“扮靓”八米车厢

冯志亮,男,1980年12月出生,邯郸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38路三星级车长。冯志亮在一线已经工作了15年。三年前他开始自学英语坚持双语报站,从最初的简单人工报站到现在的双语报站、介绍邯郸历史文化,冯志亮收获了一群“粉丝”。冯志亮的双语服务及双语特色景点播报,先后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相继报道。先后获得邯郸公交集团60年庆“公交工匠”优服能手、“邯郸公交集团2023年度优服标兵”等荣誉称号。(邯郸市推荐)

刘素云乡土专家扎根基层33年 为林业事业贡献光和热

刘素云,女,1969年11月出生,涉县林业局正高级工程师。一把修枝剪,一个肩挎包,陪伴她深入太行山林,遍访种植农户。30多年间,她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从事推广病虫害防治检疫和林果栽培技术,服务当地百姓,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太行深处的“林果专家”。2019年被国家林草局森防总站评为“全国十佳最美森林医生”,2020年被国家林草局聘为“第二批乡土专家”。 (邯郸市推荐)

李艳华社区支部书记实干担当 用真情服务百姓获赞赏

李艳华,女,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邯郸市邯山区滏东街道和平东社区党委书记。她坚持党建引领,组建由社区“两委”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志愿者为成员的网格员,推动基层治理全覆盖。她打造智慧社区,以“互联网+”促进社区信息资源共享,构建高效便捷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她创新服务载体,建立“唠嗑茶舍”,成立社区“夏令营”,举办书法沙龙、音乐课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她发展红色物业,采取“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企业+第三方超市”的物业管理模式,破解了老旧小区物业收费难问题。先后荣获河北省千名好支书、“邯郸好人”等荣誉称号。(邯郸市推荐)

赵莎莎严把审查关口 当好“云上雄安”质检员

赵莎莎,女,1991年5月出生,雄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设计师。自2019年7月从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BIM管理平台研发及BIM审查技术支撑服务工作以来,她始终坚持以“无私奉献,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为初心使命,以“专业优质服务,全力服务疏解”为工作目标,为BIM审查提供专业、周到、高效的帮办服务模式。她凭借敬业的精神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高效推动了新区在建项目各阶段审批时序及项目落地,为构建高质量数字城市基础数据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保障。(雄安新区推荐)

孟德瑜中医硕士下沉社区 保障居民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孟德瑜,女,199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雄安新区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中医硕士毕业后,孟德瑜放弃三甲医院优渥待遇,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中医科主任,奋斗在临床一线,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助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的诊疗能力。(雄安新区推荐)

马永君“工地博士”扎根一线 助力雄安拔节生长

马永君,男,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雄安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投身雄安新区建设五年,马永君始终坚持在一线,高质量推进雄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他把工位搬到工地,用脚步丈量项目,下足绣花功夫,探索道路管廊智慧运维,守护未来之城安全运行“生命线”,助力雄安新区拔节生长。曾获河北省“冀青之星”、河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所在家庭获评雄安新区2023年度“最美家庭”。(雄安新区推荐)

邢海明乡村电工35年为山区留守老人义务采购物品

邢海明,男,1969年11月出生,国网灵寿县供电公司寨头供电所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邢海明服务区域处于太行深山区涉及木佛塔行政村及其9个自然庄,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山路出行不便,他便利用自己入村检查用电设备的契机,骑上摩托车、背上背篓,帮助留守老人采购生活用品送上山,同时也把乡亲们家里的山货带到山下的特产店售卖。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个小小的背篓,记录了一名电力工人入职以来35年浓浓的为民情怀。(石家庄市推荐)

焦伟20年坚持做公益 帮危济困暖人心

焦伟,男,197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石家庄一家人志愿者团队副会长。20年来,焦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活动,共计捐款近10万元。曾获得“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石家庄市优秀志愿者”“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等荣誉称号。(石家庄市推荐)

王金锁带领上万名志愿者助力平安建设

王金锁,男,195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正定县“常山红”平安志愿者协会会长。他退休后发挥余热,发展志愿者1.5万多人,服务社会,奉献他人,以实际行动筑起社会治安“防火墙”。曾获评石家庄市“金牌调解员”、正定县道德模范等荣誉。(石家庄市推荐)

车开伟“技术大拿”赋能社区智慧治理

车开伟,男,1963年8月出生,河北数字中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车开伟是西苑社区远近闻名的技术大拿,他利用自身拥有的技术能力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提供日常生活实用的技术支持,为社区开发了公众号,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社区工作的完善和发展贡献力量。(石家庄市推荐)

信宝颖26年公益路 汇聚小爱成暖流

信宝颖,女,197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石家庄市新华区新苑社区志愿服务站站长。自1997年,她每年带领志愿者开展助学、助困、助老、助残、扶贫等各类公益活动,其志愿服务队伍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星分散到成规模有组织的成长变化,从“一抹红”到“一片红”,越来越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守望相助中成就了石家庄的文明基因。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志愿者”“河北最美巾帼志愿者”“河北十佳民间河长”“石家庄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石家庄市推荐)

董会永:13年坚守奉献公益事业惠及2万余人

董会永,男,1978年10月出生,兴隆县七彩慈善发展中心秘书长。他全身心致力于帮贫济困、弘扬孝善文化等公益事业,创办了兴隆县规模最大的民间公益组织——兴隆县七彩慈善发展中心。他发起的“我要上学”和“关爱老人”项目皆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累计筹得款项1200余万元,资助困境学生275名,慰问困境老人21000人次,公益足迹遍布兴隆县289个行政村、承德7个县区以及北京96家养老机构。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提名奖、河北省优秀志愿者、承德市慈善工作先进者、承德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承德市推荐)

仇学刚退休党员十余载为邻居免费修理电器

仇学刚,男,195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承德县下板城镇站北社区拖拉机厂家属楼居民。年轻时仇学刚学会了维修的手艺,退休后连续十多年免费为居民修理家电几百余次。还主动参加各类社区便民服务活动,花甲之年的他主动争做小区志愿者,为服务小区作出贡献。仇学刚十几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演绎着“苍松不老,服务到老”。(承德市推荐)

王钢:用助行器走出十八载公益路

王钢,男,1981年7月出生,张家口市宣化区公益助残志愿者。作为一名先天性双腿重度残疾人,他十八年如一日,拖着残缺的双腿一直行走在助残、助学的道路上,身体力行为残疾人、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荣获残障儿童康复事业贡献者、阳光艺术团助残先锋、公E时代爱心救援会优秀助学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张家口市推荐)

责任编辑:桥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