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成长、立德树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文明素养,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省会文明办、石家庄市教育局、石家庄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大赛历时7个月,广泛发动,全面参与,全市一百多万中小学生参加活动,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全程全媒体报道。大赛分为初选、复赛、展示暨颁奖典礼。经过层层选拔,有12所学校最后获得“最佳风采奖”。
1月6日,中小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展示暨颁奖典礼在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举行。7所学校走上舞台,从校园、家庭、交通、公共场所等数个方面,利用多种舞台形式,全面展示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省会文明委副主任高天出席了典礼。
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2016年初,省会文明委印发了《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以“六礼”为重点,制定了18项行为规范,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讲文明、知礼仪、尊道德、守规则。一年来,石家庄市文明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和新闻媒体积极行动,创新活动形式,在全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广大中小学校组织了“文明礼仪我来晒”微电影、优秀活动案例、课堂教学案例和校本课程征集评选活动;举办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和情景剧表演赛; 编印了漫画版《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指南》,向基层学校、社区免费发放,组织了“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为家长和孩子宣讲文明礼仪; 开展了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环境保护等文明引导和志愿服务活动,将文明理念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在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公园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和学校、社区,利用橱窗、展牌、围挡等媒介载体广泛设置“讲文明 树新风”、“遵德守礼”和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公益广告,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有力推动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断深入。
目前,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市城乡普遍展开,各项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融入学校教育、家风家教、社会实践中,普及了文明礼仪知识、培养了孩子们的文明习惯,全市广大未成年人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