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奋斗奔小康——双手织出美好生活
发表时间:2020-07-07 09:12:34来源:区委宣传部

开栏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系列报道,以小角度反映大主题,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从微观视角聚焦百姓身边事,描述细节的民生发展,反映新时代经济更加发展,民生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殷实,人民走向小康生活的幸福感。

在礼让街,一家名为君艺编织的小店格外瞩目。橱窗里令人愉悦的色彩搭配吸引着众多顾客进店选购。店主优雅大方、热情健谈。只有在起身为客人搭配衣装的时候,人们才会注意到她腋下的拐棍,意识到她原来是位残疾人。也因此,她身上散发的那份从容和得体更让人心生敬佩!

她就是身残志坚的刘贵君。

做自强者

“很多残疾人经常说的一句话:老天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但我却觉得,上天真的很眷顾我!”52岁的刘贵君微笑着对记者说,她因小儿麻痹症致残,18岁经过截骨拉长腿骨,成年后又经历了离异,至今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但她从来没有自我放弃过。

由于从小待在家中,刘贵君无聊时便喜欢勾勾织织,因为所编织围巾、毛衣款式新颖、钩编别致受到了亲戚朋友和邻里的喜欢。1994年,刘贵君所在的企业面临倒闭,为了生存她购买了一台编织机,开始了自己的编织生涯。

“最开始,我在自家门外贴了一张大红纸,上边写着‘帮忙织毛衣’。”也没有刻意地宣传,就因为手艺好一传十、十传百地火遍了街坊邻里,冬天很多邻居都会拿着毛线让她编织成毛衣。小有名气的刘贵君在90年代,编织的收入就达到了每月千元。

“学会一门手艺,拥有一技之长,是每一个残疾人应该拥有的生存能力。”刘贵君说,“残疾人也可以拥有更广阔的眼界,找到更幸福的生活。”

1995年,在朋友的鼓励下,刘贵君参加了中残联举办的“山丹杯全国残疾人编织大赛”,并荣获二等奖。这一次的经历,给了刘贵君很大的启发。“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全国各地精湛的编织技艺,看到了各式各样残疾朋友精彩的人生,这让我觉得残疾人通过学习都可以拥有自强自立的精彩人生。”

做领头人

 “通过活动,我结识了不少朋友,随着活动的圈子越来越大,我发现,不少残疾人身体条件还不如自己,他们更需要得到帮助。”刘贵君说。在区残联的帮助下,她成立了“君织艺”钩编服饰店,义务教授残疾朋友免费学习编织;应省残联托管中心邀请,教授残疾朋友手工、编织、串珠等,帮助学员学成后自主创业;联合桥西区残联成立了阳光家园,免费教残疾者做手工……几年下来,跟随她学习编织技艺的残疾人已经超过万人,很多姐妹都拥有一项能自立自强的技艺。

在培训残疾人技术的同时,刘贵君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商机。有一次参加比赛期间,她发现一种名叫丝网花的商品特别好看,随即去上海学习这门技术,并组织残疾或下岗朋友一起接单赚钱;偶然间接触到外贸企业,她便搭桥组织姐妹们接外贸订单,进行半成品钩编和饰品加工……每次接触到新鲜事物,刘贵君都会及时为残疾人提供机会,教她们学习技艺,让她们多一份收入。

作为一群残疾朋友的领头人,刘贵君的努力,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做心灵导师

“很多残疾人在身体残疾的同时,‘心灵’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缺。”刘贵君说,“我身边很多残疾姐妹几乎几十年不出门,即使生活在城市,她们也从不逛商场、不出门遛弯。太多异样的眼神让残疾人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刘贵君觉得,这并不应该是残疾人本来的生活。怎样才能让更多的残疾人勇敢地面对异样的眼光,从世俗的阴影中走出来一直是刘贵君在思考的问题。

1982年出生的王彩霞身高只有1.2米左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让她一度非常自闭,没什么朋友。2007年7月,王彩霞在一次培训课上认识了刘贵君,自此两人形影不离。跟着刘贵君与外界接触多了,王彩霞就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开朗起来了,从抗拒出门变成主动拉着大家出去。王彩霞学起了编织毛衣,并很快成为编织能手。“第一次为顾客织了一件毛衣,拿到收入那天,我高兴坏了,因为我也能自食其力了。”王彩霞曾说。不幸的是,5年前王彩霞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虽然生命短暂,但王彩霞开朗与乐观让人生的后半段散发出了光芒!

“我患有先天性脊柱弯曲,下岗前我每天就是单位和家庭两点一线,很少去公共场所。跟刘贵君学习编织后,我逐渐变得开朗了。”58岁的孙彦玲说,平时除了钩编工作外,她还协助刘贵君指导别人编织技巧,曾做阳光家园的老师。她告诉记者,阳光家园就是一个大家庭,相似的经历让大家结缘,相处时更能理解对方的心思,更容易沟通和交流。

多年来,刘贵君秉承着公益之心,利用各种机会带领残疾朋友走出阴影。她组织大家去逛商场、自驾游,甚至组织残疾姐妹去台湾旅游;和大伙一起找老师,学跳舞……最近,刘贵君还联系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教授,准备联合组织一场适合残疾人穿着的时装秀,让身体残疾的人也能够拥有时尚又漂亮的服饰展示!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刘贵君的QQ签名,也是她多年来激励自己前行的座右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多的金钱也不能换来人一生的乐观与幸福。”刘贵君希望通过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不仅改变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更能带领大家发现自我、点亮自我,让人生焕发出靓丽的光彩!

在全面小康路上,桥西区努力践行“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社会公平理念。

据区残联理事长魏剑锋介绍,截至2020年6月22日,我区残疾人总数13592人。区残联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措施,协助95%以上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为生活不能自理且又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办理了符合国家政策的帮扶支持。

责任编辑:桥西文明办